我省2014年高考加分考生名单在网上公示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5-29   浏览次数:0

我省2014年高考加分考生名单在网上公示

2014-05-29

 来源: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近期,全国各省份招生考试部门陆续发布2014年高考相关信息。多省将奥赛获奖者剔出保送和加分行列,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有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北京甚至加20分。

  吉林省除了调整奥赛获奖生的保送资格,原来获得“市级以上见义勇为荣誉称号人员”的子女照顾分也被取消。我省今年有哪些学生享受到了加分?加了多少分?加分政策有什么变化?……

  让我们一起解读———


■加分分布

少数民族学生占比96.6%

  近日,吉林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加分考生名单已在网上公示(http: //www.jledu.gov.cn/),记者在梳理这份名单时发现,今年全省得到高考加分照顾的考生共计17082人。

  具体分布如下:

  少数民族加分考生16500人,约占加分考生总数的96.6%

  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582人,约占加分考生人数3.4%

  进一步来看,在少数民族加分的考生中,不用本民族语言答卷的考生加5分,共有13646人,约占全部加分考生的79.9%;用本族语言答卷的考生加10分,共2854人,约占全部加分考生16.7%。

  总结: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照顾加分仍在高考加分政策中占据极大比重。


烈士子女高考加分较多

现在我们来看582名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的具体分布情况———

5分档78.9%

   2014年高考加5分的非少数民族考生共459人。其中,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团干部、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所占比例较大。

  省级三好学生225人,约占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的38.7%;省级优秀团干部90人,约占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的15.5%;省级优秀学生干部62人,约占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的10.7%。

  此外,得到高考加5分照顾的“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考生75人,约占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的12.9%;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6人,约占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的1%。还有1位台湾省籍考生被照顾高考加5分。

  去年数据:2013年高考加5分的非少数民族考生共471人。其中,省级三好学生194人,约占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的36.1%;省级优秀团干部84人,约占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的15.6%;省级优秀学生干部46人,约占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的8.6%。


8分档16.0%

  加8分的考生共93人。其中省级优秀学生33人,约占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的5.7%。

  去年数据:2013年省级优秀学生17人。


10分档4.6%

  加10分的考生共27人。其中获市(州)级以上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者3人,分别是王武佳、李宛庭、戴昕伦。此外,还有24名“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获得高考加10分照顾。

  去年数据:2013年获市(州)级以上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者加分的考生只有2人,有7名“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获得加分照顾。


20分档0.5%

  加20分的考生仅有3人,他(她)们均为烈士子女。

  总体结论:整体呈现出所加分数越高,人数越少的倾向。


2705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此外,没有实质加分、高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生2705人,包括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受地区级以上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相关科目或平时成绩特别优秀;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获市(州)级以上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者子女等。


■政策改变

奥赛省赛区一等奖取消加分

  对比我省今年和去年的加分政策,最明显的变化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获得省赛区一等奖者”照顾加5分政策被取消,2013年有72人因此获得加5分的照顾,可见奥赛在高考中的加分优势被削弱。

  奥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仍然可以享受高考加8分的政策,我省2014年奥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共60人,约占非少数民族加分考生的10.3%,2013年此类加分学生有35人。


“体育特长生”加分限定6个项目

  今年,吉林省对体育特长生加分制度也进行了调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限定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速度滑冰6个项目,其他项目参加“体育特长生”测试,不再加分,往届生和社会考生可参加我省组织的“体育特长生”测试,但不享受“体育特长生”照顾加分政策。根据吉林省招办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我省今年“体育特长生”加分的学生有221人,比2013年减少40人,其中乒乓球加分25人,篮球加分108人,排球加分22人,足球加分32人,田径分加34人。

  不只是我省,其他省份也调整了“体育特长生”的加分政策。比如,北京市公布的方案提出,在2014年高考中,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有所减少,由原本的15项缩减到10项。


■专家声音

加分政策“瘦身”加大公开透明程度

  今年,各省高考加分政策上整体呈现出“瘦身”的趋势,加分的项目和分数有所减少。

  比如,北京市将少数民族考生由增加1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5分投档,市优秀学生干部由增加2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10分投档。

  昨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考加分项目和额度的“瘦身”,更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他说,近年高考加分政策实施中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逐步减少奖励性加分项目将加大公开透明程度。

  但是针对思想品德加分提高的政策,储朝晖坦言,这项政策衡量标准不一,缺少可操作性,各地出台、执行时还应该慎重。

  储朝晖介绍,我国设立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公平。早在1950年高校招生时,就有了高考加分政策,但那时不叫加分,而是叫“从宽录取”,降低录取分数线。当时规定,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都能享受该政策。

  1956年,烈士子女在高校招生中也开始享受“优先录取”,同年发布的“全国高校录取、分配办法”,要求“在与一般考生成绩相同或相近(指总分少20分左右)时,就应该优先录取”。

  1987年4月,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对加分作出较系统的规定。从此开始加分成为整个高考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